我們在雨中離開了藝能神社,搭上嵐電繼續前往終點嵐電嵐山站。
嵐電嵐山站是由森田恭通大師所設計,也入選近畿の駅百選。
我們抵達是雨勢趨大,此時已過正午十二點,早上在スーパーホテル四条河原町並沒有吃得太飽,早已飢腸轆轆的兩人決定先解決午餐並避避雨。來京都怎能不吃湯豆腐呢?決定就是這間,猶記上次吃湯豆腐還是2005年第一次來京都時,竟整整過了十年了!被店家櫥窗內擺設的食物模型,加上也不想在雨天繼續覓食,在嵐山的午餐就屬意這間~嵯峨とうふ稻。
爬上高高的階梯來到二樓,引人注目的便是天花板上高懸的木頭樑柱,沉靜內斂的和風感,與豆腐給人的印象十分吻合。
我們有幸被帶至靠窗的兩人座位,天龍寺近在眼前。
雨天仍有人搭乘人力車,真是苦了這些型男。
我們大手筆點了這套要價1,950円的野宮御膳,點餐後等了十多分鐘才送上來。
煮物/自家製ひろうす
- 蒸物/茶碗蒸し
- 手桶/自家製くみあげ湯葉
- 温物/湯豆腐・薬味
※くみあげ豆腐と入れ替え出来ます - 椀物/吸い物
- 御飯/五穀米
- 香の物/京漬物2種
- 甘味/自家製黒本蕨
国産の黒本蕨粉をつかい、釜練り製法で仕上げた
嵐山名物のわらび餅です。
來京都必吃的湯豆腐,嚴選國產大豆與京都的水製成的豆腐濃郁香醇,果然沒令人失望。這套豆腐御膳讓味蕾充分滿足,完全沒有無肉不歡的失落感。
回來查詢這間料理在食べログ的評價也有3.53的高分,還好不是地雷,我們母女倆也吃得滿足又盡興。
吃完午餐後我們回到嵐電嵐山站,準備泡泡期待已久的足湯。嵐電嵐山駅の足湯於平成16年春天開湯,而JR九州由布院駅の足湯也於同年9月完工。
足湯入口左側有一「ふれ愛地蔵」,在此守護所有泡足湯的人幸福美滿。
憑嵐電一日券可以150円的優惠價享受足湯(付毛巾),省了50円。
嵐電嵐山駅的「駅の足湯」與JR九州「由布院駅」、以及阪急電鉄箕面駅「もみじの足湯」合稱為「足湯三姉妹」,下回我要買阪急一日券去箕面溫泉泡泡足湯。
泡足湯時所欣賞的車站風景。
泡完足湯後我們至車站對面的京都北山買了一盒茶の菓(1,360円)。
還看到京都人夏天常吃的冰鎮小黃瓜。
女兒說下雨天不想去走去嵐山渡月橋,我也深表同感,兩人便決定繼續搭乘嵐電至別處晃晃。為了看嵐電中別具特色的車站,我們來到御寺仁和寺站。
從車站正門徒歩約5分便可抵達御室仁和寺駅。不過已顯疲態的女兒並不想陪我走過去,好在2006年曾來此看過櫻花,也沒太大的期待了。
車站上方的站名板是用舊文字所書寫,十分特別,此站也入選近畿の駅百選。
在御寺仁和寺站搭車返回嵐電大宮站,今日的嵐電一日小旅行就此結束。
旅行日期:2015年7月7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