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購買『立山黑部アルペンきっぷ』可以順行的方式在中央本線的中津川至洗馬間下車,所以我決定在前往松本前先至奈良井宿散策。在JR木曾福島站搭乘11:10的普通車前往JR中央線的奈良井站,列車於11:32分抵達。下車後我站在月台上突然有股熟悉感,日本許多小鄉小站的風格和台灣鐵道如出一轍,就如同在奈良井站的月台必須爬上長長的天橋才能穿過剪票口,就和台灣海線五兄弟的設計雷同。
天橋的階梯上還嵌有『奈良井宿』的圖樣,這裡說來有趣,JR車站的站名叫『奈良井』,但這個有著千本格子建築宿場町景象的地方稱為『奈良井宿』。
站在天橋上往月台拍攝的景緻,這裡真的是個平均搭乘人次不到100人的小站。
奈良井車站是的無人管理的木造車站,據說來此處理旅客站務者全是義工。候車室的設計也和台灣西部海線五兄弟的設計一模一樣。
觀光案內所就設在售票窗口旁,這裡還提供寄放行李的服務,一件只要300日圓,但營業時間只到下午四點,服務人員會再次確認取行李的時間,十分用心。
一旁還有奈良井宿的觀光資料可供旅人索取,紀念章也是一定要蓋的。
奈良井車站的外觀,日本的木造車站都保存的極為良好,也有奈良井宿特有的千本格子設計,完完全全保留了宿場町的氛圍。
從車站出來左轉,奈良井宿散策的便就此展開。奈良井宿的第一站我想去看看木曾大橋。
順著指標左拐進入再穿過火車的涵洞即可看到木曾大橋以及一旁的水邊公園。其實剛剛搭火車來時就有看到喔!
水邊公園裡有不少兒童設施,還有少見的流籠,我看到父子三人在此玩得不亦樂乎,也突然好想我親愛的咪醬。
水邊公園的盡頭便是木曾大橋。
據說這座大橋都是用樹齡超過300年的老樹建造而成,我好喜歡木頭自然呈現的紋路,在這座橋上也完完整整保留了下來。
木曾大橋長33m、寬6.5m、距離水面高約7m,爬上橋所見的風光果然不一樣。
每年的四月初至十一月初的晚間,木曾大橋會點燈,若不是時間有限真想看看夜間大橋映在水面上的幻影。
離開木曾大橋轉入奈良井宿的街道,眼前所見街道兩側全是千本格子建築的木造老屋,讓奈良井宿呈現一番獨特的韻味。不到1公里的街道,卻有數十間的民宿與土產店,漫步其中時間彷彿靜止,這裡充滿了懷舊的氛圍。
耶誕花圈掛在千本格子屋上,卻一點也沒有違和感。
奈良井宿街道上有許多汲水井,大多是可直接飲用的生飲水。
不知這家主人要如何清理千本格呢?我停在屋前駐足思索許久。
晃到郵便局瞧瞧,可惜是假日沒有營業,不然真想買張明信片寄回台灣。
郵便局旁正興建的公共廁所,竟同樣也是千本格建築,真佩服日本人的用心,連廁所建築都融入當地特色。
老街的後段很靠近山,視野一整個開闊起來,我覺得比前段更美。
走在奈良井宿的老街上,其實從頭至尾均是這種咖啡色的千本格子建築,但只要店家用些色彩妝點,畫面整個就活跳起來。
信州當地很受歡迎的五平餅,看起來是味增口味,說來奇怪,我對這種小吃都沒太大的興趣。
千本格老屋內販賣的是用新鮮的職務直接乾燥處理後製成的乾燥花束以及花圈擺飾,每樣都看起來如新鮮的花朵般綺麗動人,若非行程才正開始,我又得穿越黑部立山,
這間位於老街上的『てずから』,裡頭販賣許多奈良井宿的小吃。
據說這款野澤菜煎包很受歡迎,是長野縣的地方特產,據說口味很像榨菜水煎包,我個人對榨菜沒有特殊喜愛,加上肚子也不餓所以沒買來嚐嚐。
這款朴葉捲也在好幾個店家看到,但我直覺台灣的粽子應該美味許多。
漆器是奈良井宿的特產之一,這款笑臉鍋鏟讓人不覺莞爾。
漫步在奈良井宿的老街上,三不五時便會發現路旁設有許多石佛,據說這裡所供俸的地藏都是在旅行途中的無緣佛,我也入境隨俗雙手合十,祈求旅途平安與家人健康。
@奈良井宿交通:搭乘JR中央本線普通車至奈良井站下車,左轉即是奈良井宿老街。